(1) 病菌來源

蔓割病 *鎌胞菌
病原菌:鎌胞菌 (Fusarium oxysporum f. niveum (E.F. Smith) Snyder and Hansew)

(2) 發生時機

病原菌可經由土壤或種子為害各個生長期的瓜類植株。初期入侵幼株等待發病。
主要發病於 
1. 溫差劇烈時期
2. 開花結果期嚴重發生

(3) 病徵表現 

受害部份通常在土表以下,在表面產生狹長凹陷褐化病徵。
幼苗受害未倒伏時,受害組織變褐色、乾縮、細窄,幼苗生育不良危害植珠全身及種子。
在瓜類幼苗期罹患本病時,植株會出現地基部夭折維管束褐變,葉片失去膨壓而下垂;
成株期受害時,維管束褐變,葉片萎凋下垂,
蔓部偶而會出現縱裂與分泌出棕褐色的膠脂及產生粉紅色的黴狀物
一般言之,罹病植株在中午時,會呈現暫時性的萎凋
惟夜晚時又可恢復正常,直至生長中後期時(即植株開花結果期),受害株即告全株萎凋。
 
(黃振文、王麗媚。1998。瓜類作物保護技術研討會專刊,第127頁。)



基部夭折,嚴重時發生縱裂。
---

發生縱裂,偶而可以發現紅褐色流膠。
---

夭折流膠類似蔓枯病,不過蔓枯病沒有維管束褐化情況。
---



 切開基部維管束褐化。
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vas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