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 病菌來源

煤煙病(citrus sooty mold)
病原菌:種類很多,均為真菌,子囊菌。在台灣有如下各種:Aithaloderma  clavatisporum、Capnodium walteri、Capnopaeum citrivolum、Chaetoscorias  vulgare, Chaetothyrium spp.(3種) 、Dimerina citricola、Dimerium schefferi、Hypocapnodium tanakae、Limacinia spp.(6種)、Meliola spp. (2種)、Neocapnodium tanakae、Phoeosaccardinula spp.(3種)、Scorias communis、Triposporiosis spinigera.

(蔡雲鵬。2003。柑橘煤煙病。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-柑桔保護,第200頁。防檢局。台北。378頁。)

(2) 發生時機

發生於枝葉及果實上,產生毛狀或絨毛狀的褐色、紫黑色、黑色的覆蓋物,為煤煙菌的菌絲與孢子混合體。覆蓋物完全表生,容易剝離並不危害柑桔組織,但阻礙葉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,影響樹勢及果實外觀。

(蔡雲鵬。2003。柑橘煤煙病。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-柑桔保護,第200頁。防檢局。台北。378頁。)

(3) 病徵表現 

煤煙菌以菌絲殘存於罹病組織上,環境適合時,藉空氣、風、昆蟲攜帶孢子或菌絲片段而傳播感染葉片、枝條及果實。柑桔各品種都會發生。以冬季乾旱期,管理不佳,通風不良之果園發病嚴重,尤其以陰暗部位、昆蟲滋生蔓延嚴重之枝葉、果實容易被感染而罹病。煤煙病菌原為腐生菌,但以介殼蟲類、蚜蟲、木蝨及粉蝨類等害蟲所分泌的蜜露為養分而繁殖,附在葉片表面,影響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,導致樹勢衰弱。煤煙病一般靠孢子隨風傳播,但亦可靠昆蟲攜帶孢子或菌絲片段而傳播。煤煙病菌之寄主非常廣泛,包括柑桔類即其他多種植物,因此林進管理不佳果園內的煤煙菌亦可成為感染源。

(蔡雲鵬。2003。柑橘煤煙病。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-柑桔保護,第201頁。防檢局。台北。378頁。)
---

---

---

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vas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