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 病菌來源

疫病 (Phytophthora blight)
病原菌: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

(費雯綺、王喻其編。2007。植物保護手冊─蔬菜篇,第60頁。台中。229頁。)

(2) 發生時機

台灣由於高溫多濕,冬季又乏低溫來降低病原菌之密度,疫病之發生一般十分猖獗。
甜椒、辣椒疫病於適溫高濕(20~25℃,相對濕度90%以上時)之環境適合發生,全年均可發病,
但以降雨頻繁之夏秋時節發病較嚴重,可能於短期內造成植株大量死亡。
潮濕的環境有助於疫病菌孢囊與游走子的形成與傳播。與其他土壤傳播性病害不同,
疫病之病勢進展往往是爆發性的,只要有感病之寄主、適合之發病環境、與少量之初次感染源,
病害即一發不可收拾。
疫病之發生受環境因子中『水分』之影響最大,病害一旦發生,病菌在十數小時內就可產生大量孢囊,
釋放游走子。病原菌如果因而侵入植株,誘發病害,只要兩三天就可出現病斑,再產生孢囊,循環不已。
因此,疫病菌之病害史需時極短,只需3~5天,病害傳播蔓延極為快速。

  本菌之寄主範圍包括辣椒、甜椒、番茄、茄子、瓜類、康乃馨、滿天星、大理花、荖花等。辣椒、甜椒
疫病菌之初次感染源可能來自
1. 灌溉流水中之遊走子。
2. 幼苗帶菌
3. 土壤及前期作植物之殘體中之病菌。

疫病菌平常靠菌絲或厚膜孢子存活於土壤、或其他相鄰田園之寄主植物上,
等降雨過久或灌溉過於頻繁時,導致土壤濕度飽和,誘發病菌產生孢囊及游走子。
游走子可在水中游泳,或藉灌溉流水、或靠風雨吹送至遙遠之田園,侵入感染,誘發病害。

(費雯綺、王喻其編。2007。植物保護手冊─蔬菜篇,第60頁。台中。229頁。)

(3) 病徵表現 

甜椒與辣椒全株各部位均可被感染而誘發病害,但以莖基部被侵染之情形最普遍,且以幼苗期最為感病,而一般甜椒品種又較辣椒品種為感病。

地際部組織褐變,略微凹陷,病斑向上蔓延,罹病株葉片下垂,數日後,全株褐化枯萎。
罹病根系腐敗。將病株莖基部縱向切開,初染病時之組織為水浸狀,而後變色、崩潰,罹病組織並不軟化。
初發病時,果實表皮上出現暗綠色水浸狀斑點,而後病斑快速擴大,病斑上病出現白色黴狀物
染病處初現水浸狀斑點,而後病斑迅速擴展且呈暗綠褐色,葉片腐敗,莖部染病部位以上組織枯萎、下垂。

(費雯綺、王喻其編。2007。植物保護手冊─蔬菜篇,第60頁。台中。229頁。)

---

大雨過後疫病容易區域性大量發生
---

田間得病植株萎凋情形
---

---

分叉部位有暗黑色水浸狀
---

嫩苗萎凋情形
---

根部橫切面,有水浸狀病徵
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vas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