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 病菌來源

白粉病 (Powdery mildew)
病原菌:Uncinula necator (Schwein.) Burr

(2) 發生時機

由於台灣葡萄採水平式棚架栽培,若栽培管理粗放,氮肥過施,使樹冠太厚太密,枝葉互相重疊,便容易造成果園通風不良,透光性不良,日照不足,因而使本病發病嚴重。尤其在彰化地區葡萄多種於水田地,地下水位高,若排水不良,產量過高也容易使果園濕度不易消散,通風不良,造成本病容易發生。

(郭克忠、許秀惠。2003。葡萄白粉病。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11-葡萄保護,第99頁。防檢局。台北。221頁。)

(3) 病徵表現 

葉、枝條及果實均可被害,葉片只發生在上表面,初期有白色圓斑,上有粉末狀分生孢子堆,末期佈滿整葉呈暗褐色,有如灰塵沾污一般。果實罹病時,初為白色粉末狀,後期呈暗灰色,果皮呈褐色污班,被害果實組織發育停止,長大後裂果。枝條僅當年生枝條易受害,罹病時易成白色粉狀圓斑,隨著枝條成熟度增加,罹病處則形成暗褐色焦斑,以過施氮肥及通風不良的果園受害較烈。

 (郭克忠、許秀惠。2003。葡萄白粉病。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11-葡萄保護,第97-98頁。防檢局。台北。221頁。)

 
 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vas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